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有哪些?

  • 阅读:664
  • 来源:山西海派项目
  • 2022-9-15 18:48:16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目的是判断调查区域内的土壤及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初步判断该地块是否属于污染地块,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地块的污染类型及污染程度,为后续详细调查和修复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参数,也为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的要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2)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两步进行,每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步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

(3)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需注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地块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的分布调查,为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法规范地块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等客观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达成调查过程的切实可行。


相关阅读: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